五月一到,濮阳县清河头乡万亩金银花便迎来了收成的时节,田野上处处洋溢着丰盈的高兴。
5月13日,在清河头乡刘思公村刘泽锋家的金银花田里,一株株碧绿的金银花植株上,一朵朵金色或银色的花朵犹如一个个拥抱太阳的“小手”,热烈地开放着。花田里,蜂蝶飘动,香气袭人。来自鲁河镇的几个妇女正络绎在花田里采摘金银花,欢声笑语不断。“咱们早上天刚亮就来了,一天能摘20来斤,挣七八十块钱。”身穿一身花衣裳的郭秋英抹着脸上的汗珠笑意盈盈地说。她身旁的塑料桶里,现已装了多半桶刚刚采摘的金银花。
金银花香飘满天。现在,清河头乡有如此怡人现象,与该乡党委的“慧眼识珠”密不可分。多年前,清河头乡金银花栽培规划小,附加价值低,难以构成工业化。清河头乡党委聚集特征工业、现代农业展开,以金堤河两边广袤肥美的土地为依托,活泼促进土地流通,全力展开金银花特征栽培。展开现代特征栽培训练,供给农资、农技服务,派出专业方面技能人员,从剪枝、洒水、上肥,再到开花采摘,为乡民供给全程辅导。在几年的时间里,该乡由本来仅有4个行政村栽培金银花,展开为14个行政村1万余亩的栽培面积。
作为刘思公村“两委”成员,刘泽锋是村里家喻户晓的致富带头人,他栽培金银花近10年,不光精心照料30亩金银花田,还建有一个规划较大的金银花加工厂,家里年收入近30万元。
刘泽锋的幸福生活也离不开乡党委的大力扶持。眼看金银花展开规划渐渐的变大,乡党委屡次举行座谈会,环绕工业改变展开方法与经济转型探究新思路。带领村庄两级干部到河北巨鹿、山东临沂等地调查,学习栽培技能,引入烘干设备。引导刘思公村、沙河寨村等金银花栽培要点村树立村级合作社,展开集体经济,从被迫等候收买,到自己建厂房加工烘干,工业赢利越来越高。
当天,记者在泽锋金银花加工厂看到,不少大众陆陆续续来到这儿,将新鲜采摘的金银花过磅称重。刘泽锋从包里掏出现金,现场支交给咱们。加工厂的空气能热泵风干房中,烘干设备隆隆作响,从山东赶来的客商正在检查金银花的成色。
每年5月到10月的金银花开花期,这儿加工设备不断工作,前来卖花的人们川流不息。“咱们这个厂,一年能加工金银花干花100吨左右,产量能到达1000万元。”刘泽锋说。现在,清河头乡有巨细加工厂10余个。小小金银花活泼了村庄经济,也鼓足了老百姓的钱袋子。
据悉,清河头乡的万亩金银花每年产量已达5000余万元,金银花工业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左右。“咱们将依托清河头乡毗连市、县的区位优势,展开金银花深加工工业,建造金银花茶、金银花饮料等生产线;打造集金银花栽培、产品深加工、金银花欣赏于一体的现代化金银花工业园,让朵朵金银花成为乡民的‘致富花’。”清河头乡党委书记李莉芝说。记者 张岚岚 通讯员 高超阳